三十六载烟叶情 托起乡村共富梦

“跟着老阳学种烟,今年赚翻了吧?”“哎呀,将就将就。”虽然嘴上打着哈哈,烟农老罗心里的账早就算得明明白白了。去年,他的36亩烟田喜获丰收,他说:“这都是靠老阳带我们,烟叶质量好,收入才会高。”

像老罗一样受益的烟农可不止一户。他们口中的老阳是湖南衡阳市衡南县烟农,1988年开始种植烤烟,36年来,与烟田、烟叶结下了不解之缘,凭着机智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从脚下的土壤挖掘珍宝,带领身边群众共同奔向小康,勤劳致富是他的家训,也是他57年真实平凡而又光彩熠熠的人生写照。

产业带头人

人勤春来早,在衡南县茶市镇何祠村双喜同航烟稻公园,老阳正在自己的烟田里忙碌,刚刚种下去的200多亩烟苗,需要尽快进行浇水、培土等一系列农事操作。

一片烟叶,背后是一片产业。茶市镇何祠村,三十多年前就是远近闻名的烤烟种植大村,但是“大而不强”一直是产业发展路上的瓶颈。现在,该村产业结构从单一烟叶种植延伸到农产品加工、销售、专业化服务,实现“烟叶+N(烟后产业)”亩均收入6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00万元,获得产业振兴示范村的荣誉称号。这一切,离不开带头人老阳。

三十六载烟叶情 托起乡村共富梦

(老阳带头抢抓农时开展移栽作业)

老阳带领何祠村烟农和合作社社员,结合生产实际和当地特色,开展土地流转,推行烟稻轮作,推行烟叶育苗设施、烤房、闲置农房综合利用的产业发展模式,联合当地清泉农夫品牌超市,推广有机稻、有机果蔬,农产品销售到千家万户。如今,在老阳的带领下,何祠村种植烟叶近千亩,年产值高达400万元,有机稻、有机果蔬等农产品产值逾千万元,大农业产业在何祠村欣欣向荣。

技术领头羊

30多年前,老阳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从一名烟叶技术员转变为一名技术烟农,他看了很多烟叶种植的书,早年参加湖南省烟叶分级比赛荣获第9名。3年前,他积极响应衡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号召,从向阳桥镇来到茶市镇种烟,目的是带领和指导茶市82户烟农提升烟叶生产技术水平。

满身技术和经验的老阳不负众望,一人“身兼多职”,缺资金,他联系银行借贷款,“烟农贷”全面推广;缺技术,他现场指导,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把生产手册“落地生根”;缺劳力,他去外省找人帮忙,“湘叶助农”平台服务更加高效。通过积极组织专业化育苗,率先开展无人机植保,大力推广机械化生产,他在将自己烟田的农事生产做成示范标准的基础上,指导烟农加强大田管理和专业化分级,既是衡南200多位烟农中的技术“总教头”,又是烟草部门落实烟叶标准化关键生产技术的“好帮手”。

近年来,茶市镇全面推广假植移栽、平衡施肥、不适用烟叶处理、打顶留叶、控碱提香、带茎砍烤等实用技术,烟叶质量连年提升,2023年收购上等烟比例超过80%,获得工业公司的高度认可。

致富排头兵

老阳时常说,“有了烟叶产业做基础,致富路越走越宽。”他常年种植烟叶和晚稻200多亩,年收入100多万元。自己收入高了,他还不忘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排头兵。他的儿子创办了一家中药材公司,年加工中药材能力300余吨,两年前,老阳便与儿子一起动员村民种植中药材,并且签订销售加工一揽子合同,进行订单式生产。由于生产季节和模式的不同,烟农忙时种烟、闲时务工,老阳带动当地烟农共同发展“烟叶+中药材”产业,种植技术和生产模式不断创新,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

三十六载烟叶情 托起乡村共富梦

(老阳带领合作社烟农利用闲时种植加工瓜蒌)

目前共种植加工瓜蒌、丹参、葛根等中药材30多吨,户均收入20万元以上,累计辐射带动当地村民烟叶生产用工、中药材加工用工1600人/次,增收200多万元。茶市镇何祠村80后烟农小肖高兴地说,“我现在成功实现家门口就业,收入也不低,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

接下来,老阳还将持续深耕“烟叶+水稻+中药材”产业,利用自身优势条件,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带领村民共同奔向致富大道,助力乡村振兴和烟区繁荣。

原创文章,作者:阿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shtfc.com/197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