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通报!免税代购有哪些“夭矫不群”

免税代购的“夭矫不群”行径

在近些年来,免税代购行业兴起并迅速发展。然而,在逐利的驱使下,一些免税代购者采取了“夭矫不群”的行径,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违规套利

免税代购者利用免税政策套利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以自用名义购买免税品,然后通过各种渠道高价转卖。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免税店的利益,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案例:

“小丽”在某免税店以自用名义购买了大量化妆品,并以高于免税店售价比两倍的价格在社交媒体上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虚假宣传

部分免税代购者为了牟利,虚假宣传自己的渠道和价格。他们宣称自己是免税店直接供货,或拥有内部优惠券,可以提供比免税店更低的价格。但实际上,这些宣称往往夸大其词或根本不实。

案例:

重点通报!免税代购有哪些“夭矫不群”

“小美”在朋友圈发布消息,称自己与免税店老板关系匪浅,可以拿到最低折扣。然而,当消费者下单购买后,却发现价格与免税店相差无几。

低质仿冒

还有一些免税代购者贩卖低质仿冒品,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他们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通过各种渠道低价收购仿冒品,然后冒充免税品高价出售。

案例:

“小强”从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假冒奢侈品牌手袋。当他向免税代购者“小红”求证时,小红信誓旦旦地表示是正品,还出示了虚假的购物小票。

逃避税费

重点通报!免税代购有哪些“夭矫不群”

免税代购者通过虚假自用、低报价格等方式逃避缴纳税费。他们利用海关对个人自用物品的监管漏洞,将大量免税品以商业用途出售,却拒不缴纳应缴税款。

案例:

“小明”在免税店购买了一批名表,并声称自用。但海关通过抽查发现,小明的购买数量远超个人合理使用范围,认定其为商业用途,并追缴了相应的税款。

损害消费者权益

免税代购的“夭矫不群”行径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购买了高价低质的仿冒品,却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可能被免税代购者泄露或滥用。

应对措施

针对免税代购的乱象,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 加强对免税店的监管,严厉打击违规套利行为。

* 规范免税代购渠道,要求代购者提供真实身份和购物凭证。

重点通报!免税代购有哪些“夭矫不群”

* 加大对仿冒品的打击力度,打击贩卖低质仿冒品的免税代购者。

* 加强税务监管,追缴免税代购者逃避的税款。

* 加强消费者保护,建立消费者投诉举报机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免税代购的“夭矫不群”行径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行为,规范免税代购行业,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小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shtfc.com/830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