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的徐远明,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城区经营着一间土特产小店。小店虽不足20平方米,但货柜与商品布置干净整齐,当地产出的各种土特产品一应俱全,吸引了不少来金平旅游的省内外游客。这间不起眼的小店不仅养活了徐远明一家人,那些“土的掉渣”的商品还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带动了400多户村民持续增收。
徐远明并非金平本地人,1988年到金平县当建筑工人时,与家住金平县的妻子相识并结婚,于是决定留在这个气候宜人、民风淳朴的边陲小城创业。夫妻俩随后便在家种植花椒、花生等经济作物,晒干后拿到周边集市上卖,期间结识了不少售卖土特产的农户。
徐远明在店铺内整理货品。摄/李梦洋
在妻子的家乡——金平县营盘乡,各种土特农产品质较好,深受本地人欢迎与好评,但因缺乏销售渠道,大量优质土特产都卖不出去。在村民们的支持下,徐远明夫妻于2014年组建了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专门向当地村民收购土鸡蛋、花椒、野生蜂蜜等土特产品进行售卖。
“我觉得自己售卖的不仅仅是土特产,更是一种人情味。”为了将营盘乡的各种土特产传递给更多的人,徐远明于2016年把土特产带到金平县城开店售卖。
因初到县城且缺乏经验,小店生意一度十分惨淡。金平县烟草专卖局的客户经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指导,帮助徐远明改善店铺形象,并在商品分区和陈列摆放上着力整改,小店很快有了起色。到了2021年,合作社销售总收入已达100多万元,带动了400多户农户持续增收。
徐远明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加入了店铺经营。在儿子的建议下,徐远明还于2022年打通了线上销售渠道,各种土特产品开始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我会把小店经营好,让金平县的土特产走向更大的市场。”徐远明说。
原创文章,作者:阿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shtfc.com/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