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还要拉紧一点,压土要匀称,技术员说要‘拉链式’盖膜,这样烟苗种下去能早生快发……”走在江西省兴国县高兴镇水口村的主干道上,处处喜气洋洋、年味浓厚,记者看到三两一组的老表(方言,意为乡亲)正忙着拉膜、覆土。他们配合默契,顺手清理垄沟,嘴里不时蹦出几个专业术语。
风吹红了他们的双手,吹乱了他们的头发,但吹不走他们的好日子。在曾经冬闲人更闲的水口村,现在忙中偷闲的日子少之又少。
烟叶从无到有,源自兴国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结对帮扶。2022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兴国县局(分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将烟叶种植和专业队伍一同带进了水口村,提振了该村发展产业的底气,也改变了村容村貌和老表们的精神面貌。
“我们村以前基本没有成规模的产业,脐橙和山药都是农户自发零星种,前几年集体经济收入不高,希望烟叶产业能带动乡亲们致富。”回忆起当年烟叶种植情况,水口村党支部书记刘廖生告诉记者。
兴国县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和烟技员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开启精准帮扶,努力让烟叶在水口村落地生根。
“起初,不少村民对烟叶种植充满怀疑甚至有点排斥。”兴国县局(分公司)驻水口村第一书记李美炜告诉记者。
驻村工作队队员走村入户宣传政策,会上会下规划产业,帮助流转种烟田块,并通过“送技术、送培训、送服务”帮助烟农迅速掌握种烟技巧。渐渐地,村民的态度改变了,烟农们的勤学好问也让驻村工作队对带动水口村经济发展充满了信心。
绿叶子变为金叶子,金叶子兑换成“红票子”,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我刚领到1000多块钱的土地流转补贴,没想到别人种烟,我也能跟着挣点钱。”水口村石兴组的廖礼明对迎面走来的肖丽华说道。
“我比你的多!我刚从路老板烟田盖地膜回来,快过年了,她把前段时间的工资都给我结了。”肖丽华嗓门很大,一脸朴实。
像他们这样享受烟叶产业红利的人,在水口村不在少数。
水口村曾经人口流失严重,留守老人想种田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不少田块撂荒;如今,荒地变成了生金田,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还能在家门口再就业,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也有不少回来的,实现了家门口致富。
“现在村民们的积极性很高,老早就来出租自己的田块,为我们新一年的烟叶工作开了个好头。”
“大叔大婶们也都争着抢着去烟田干活,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劲头,大家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我们村2023年的亩产值、均价、单产三项经济指标高于全县乃至全市平均水平。”
……
刚在水口村村委会会议室落座,得知记者来采访,村干部们就打开了话匣子。
“钟路华刚评上了全县‘十佳烟农’,我们打算近期专门让他介绍种烟心得。”人还未到话音已至,水口村党支部副书记陈福兰兴冲冲地走进会议室报喜。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有了产业,农村才有人气,发展也更有底气。
在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除了种烟,村民们还“玩”起了跨界养殖,现在村里愈发热闹了。
烟叶种植带动水口村实现粮烟融合发展,既实现了田块有效轮作和合理利用,也积蓄了烟田发展后劲,帮助烟农实现亩均收入7000多元;村里近两年来吸纳24户脱贫户到烟叶基地务工,实现年人均增收近1万元;帮助100余户流转土地,户均增加收入400余元。
“村里烤烟要去山塘村烘烤工场,一来一回20多公里,成本高。今年我们申请了资金,准备在村里建6座烤房。”李美炜说道,“有了烤房,就解决了大问题,烟农种烟就更起劲了。”
原创文章,作者:阿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shtfc.com/1369.html